父亲赶车
尤生荣
在方圆百里,父亲是出了名的车把式,用行家的话说,鞭子头硬。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马车是农村主要的交通工具,通常为4套车,驾辕的辕骡(马),前面3头牲口,中间为串套,两边为边套。
一次,全公社马车集中搞运输,快上到坡顶时,前面的马车无论赶车的如何使劲吆喝、挥动鞭子抽打,都拉不上去。后面的马车全挡住了,赶车的都走上前主张卸车让道。父亲一声不吭地站旁边抽烟,观察一阵后对赶车的说:“让我试试,不行再卸车。”走近马车喊了一声嘚!打招呼稳住牲口,告知要开套了,甩手朝串套骡子一鞭打去,几乎同时啪啪两鞭分别打向两个边套,所有牲口迸发合力,一气把车拉上坡顶。同行连声叫好,自此父亲多了个“快三鞭”的名头,但凡结队出行,总让他前头开路。
父亲打牲口狠,一鞭下去,牲口耳后跟当即一道血印,为此,队长一度不让他再赶车。说来也巧,没过多久,一场意外,父亲又被起用了。
种马同驴交配所生为马骡,种驴同马交配所生为驴骡,相比较驴骡力大耐使且病少,缺点是难驾驭。队上就有这么一头驴骡,干活没得说,只是又踢又咬,没人敢使唤,竟然咬伤了饲养员的手,一连几天一直拴在槽上。队长无奈找上门,父亲二话没说,提鞭子走进饲养室。父亲此前使过这头驴骡,一声嘚吓得浑身打颤直往后退。父亲解下彊绳,在圈门外截住,把彊绳往它背上一扔,持鞭头前走,它乖乖地跟在身后,绕村转一圈,拴上牲口桩。
其实父亲很疼牲口,没事就给牲口梳理毛,喂草料前总要仔细检查,生怕掺杂土块、铁丝,赶车途中时常省下干粮分给牲口。闲下就收拾牲口套具,给辕骡子脖颈戴上一串铜铃,为牲口面部系上红缨穗,装扮得如同现在娶亲的婚车。夏天怕牛蝇叮牲口,烈日烘烤下守牲口旁驱赶拍打,弄得满手牛蝇血。
父亲说打是迫不得已,打过也心疼,赶车如同玩老虎,你降服不住它就会生乱子、出人命。
一次往翼城送货,中午时分走到一村口桥头,不料一块桥板断裂,比先前窄了。正是收工时候,下地回来的人都围过来看。咋办?如果折返要多走一二十里路。父亲用鞭杆量了量,要过去两边悬空半个轱辘。正所谓艺高人胆大,父亲听众人议论,有意露一手,拍了拍辕骡子膀子,心想:“老伙计!全看你了,可别让我在这么多人面前丢人显眼呵!”父亲手提领子绳,喊了声嘚,前面的牲口立马松了套,马车由辕骡子独自拉动,“慢着!”只见辕骡子拧膀子用力一步一步慢慢拉过了桥,看的人齐声喝彩:‘好骡子!好骡子!”人群中一位老汉说道:“好骡子也得要好把式。”这件事很快在附近传开,父亲很是得意,晚年提及嘴角仍挂着笑。
有一天,父亲又同人谈及此事,我当时也在场,他显得很有成就感,我却不以为然,心生不快,觉得太冒险,更没必要在自己儿子跟前显摆。父亲觉察到了我的不悦,开导我说:“我只所以敢过,来于平时同牲口的磨合沟通,对牲口脾性的熟知掌握,对自己赶车的自信。无论干哪一行都要热心钻研,干活干活,就是要肯动脑子,干啥都要带架式,都要干出个样,力求做到最好,让人佩服。男子汉要有不服输的勇气,敢于挑战自我,敢为人先做强者。”父亲一番说辞,使我感到生分,原本埋怨的话即刻咽下,一个平时不多言语、没多少文化的地道农民,竟讲出一套颇有哲理、耐人寻味的大道理,令我这做儿子的肃然起敬。
父亲爱摆弄牲口,60多岁时又买回两头骡子,置了马车,除自家使用,平日给乡亲们犁地。一次往南坡拉粪,上到瞪眼坡时,前面牲口猛一用力,砰的一声套绳拉断,眼看着车毁人亡的悲剧就将发生,辕骡子四蹄紧蹬拼全力将往后倒的马车拖在原地。家里人闻讯都担心埋怨他,一直到他75岁时,才很不情愿地将牲口出手。
父亲去世14年了,有关他赶车的趣事,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传为美谈。马车仍在院里放着,父亲却已作古,睹车思人,我更加怀念他老人家。拜严父训教,我做事一丝不苟,认真负责。
(原载《青年文学家》2022年8月下 作者系山西绛县作协会员)
【投稿及版权声明】
1、本投稿声明适用于所有在本网站上进行投稿的作者。通过投稿,作者即视为同意并遵守本投稿声明的规定。
2、为保证作品质量和网站形象,我们对投稿作品有一定的要求: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也不得侵犯他人的著作权。作品内容应积极向上,不包含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内容。我们欢迎各类文学作品,包括故事、诗歌、小说、评论等等。
3、为保护作品的版权,我们采取了多项技术和管理措施。但在网络环境下,完全杜绝抄袭和盗用作品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无法对所有读者行为承担责任。如出现抄袭、盗用问题,请作者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力协助解决。
4、对于侵犯他人版权的行为,我们坚决反对并将予以打击。如果有他人侵犯了您的作品版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据。我们将积极响应并维护作者的合法权益。
5、我们作家站致力于为作者提供一个优秀的展示平台,并确保作品的版权和合法性。请作者严格遵守投稿声明和版权声明,在享受平台资源和展示自己作品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版权,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学环境。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祁阳村,华北中原晋南地区中条山麓下的一个小村子,因战国时期曾为晋国中军尉祁午将军练兵校场而得名。村东边紧邻一条崎岖的沟壑,由北而南,蜿蜒而下;村西村南是一块块绿油油的庄稼地,错落有致;村子里绿树环绕,炊烟袅袅,典型的一幅黄土高原风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淳朴勤劳的村民们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还算是方圆几十里最热闹的村子,可似乎一夜之间人们如候鸟迁徙一般离去,现如今村子里几乎见不到青壮年人,只有不能离去和不想离去的老人们步履蹒跚地穿梭于禾苗嫩绿的田间地头和碧树成荫的村巷中。
散文《远逝的亲情》,以委婉平实的文学手法,记叙了作者和耄耋之年的爷爷一起生活的深情片段。通篇语气真挚自然,脉络清晰,对爷爷的人物心理刻画生动真切,读来令人潸然泪下。该文荣获“2019年度中国散文年会”单篇散文类一等奖。
早就有过戒烟的想法,但至今仍未戒掉。不是没有信心,也不是缺乏戒掉的毅力,更不是不知道铺天盖地的媒体把抽烟说得一无是处的宣传。麻烦是在我固执刻板的意识里,在我近50年同卷烟亲密无间,耳鬓厮磨的接触中,在我习惯的感悟和精神依赖的切身体验中,对该不该戒烟始终拿不准主意,吃不透利弊,即而升呈为一种既无奈又亘绵的困惑,而且一困就是几十年。
打开包裹,里面是硬邦邦的黏豆包,还有一封信,信中写道:“孩子,我是成俊的妈妈,他生前给家里来过信,嘱咐我给你寄些黏豆包过去。他还说你长得很像他弟弟,简直一模一样。不知道他跟你讲过没有,他弟弟在他参军的第二年也去了部队,新兵刚下连就赶上了自卫反击战,第三天人就没了,连一张穿军装的照片也没留下。成俊的奶奶八十岁了,我们都瞒着她,这些日子她一直念叨,这都当兵几年啦,也不见给来张照片瞅瞅。成俊说,你跟他有合影,能给我寄来一张吗?” 信中最后那个“我”字前面还有一个被涂黑了的字,
从教十七年来,迎来送往了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学子,辛勤耕耘收获了一份又一份的荣誉,自己也逐渐褪去了稚气和青涩,成为一名成熟而自信的优秀教师。在这个历程中,我越来越深地感受到小学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多么的重要。因此也常常想起我的小学老师——苗沛旺,他对我儿时的教诲使我终生受益。在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谨以此文献给我的老师,以表我的感恩与怀念。